焊接冶金基本知識-鐵碳合金相圖
作者:小編 時間:2025/6/10 15:15:14
鐵碳合金相圖
反映鐵碳合金在極緩慢加熱(或冷卻)條件下,不同成分的鐵碳合金在不同溫度時所具有的狀態或組織的圖形,稱為鐵碳合金相圖。
它是研究鋼鐵的成分、組織和性能之間關系的理論基礎,也是制定各種熱加工工藝的依據。
Fe?C戶w(C)為6.69%。由于w(C)超過6.69%的鐵碳合金脆性很大,沒有使用價值,所以有實際意義并被深入研究的鐵碳合金相圖只是w(C)為0%~6.69%的Fe-Fe?C部分,見圖1-3所示,鐵碳含金相圖中的特性點見表1-2。
圖上的縱坐標表示溫度,橫坐標表示成分,即鐵碳合金中碳的百分含量。例如,在橫坐標的左端,碳含量為零,即為純鐵:在E點對應的合金成分是w(C)約為2.11%和鐵的質量分數為97.89%,這里是鋼與生鐵的分界線。
圖1-3鐵碳合金相圖
鐵碳合金相圖上(見圖1-3)有六條重要的線,其意義如下:
1)ABCD線 這條線溫度最高,它表示液體合金在冷卻時開始凝固結晶的溫度,故稱液相線。這條線說明,純鐵在1538℃凝固結晶,隨鋼中含碳量的增加,鐵碳合金的凝固結晶溫度就降低。
2)AHJECF線 它表示液態合金在冷卻時全部凝固結晶為固溶體的溫度,稱為固相線。
3)HJB水平線 在此線溫度發生包晶轉變:L+δ→y,轉變產物是奧氏體,稱為包晶反應線(1495℃)。
4)GS線 表示w(C)低于0.77%的鋼在緩慢冷卻條件下由奧氏體中開始析出鐵素體的溫度,反之,在加熱時,GS線為鐵素體轉變為奧氏體的終了溫度。用A?符號表示。
5)ES線 表示w(C)為0.77%~2.11%的鋼在緩慢冷卻條件下由奧氏體開始沉淀滲碳
體的溫度。用Ac,符號表示。
6)PSK水平線 它表示所有含碳量的鋼在緩慢冷卻時,奧氏體全部轉變為珠光體的溫度,相當于727℃。反之,在緩慢加熱條件下,該線表示由珠光體轉變為奧氏體的溫度。為簡化起見,常用A?符號來表示。
圖中以w(C)0.4%的鋼為例,說明它從液態冷卻到室溫過程中其組織結構變化情況。假設,這個鋼的起點溫度是1650℃,即處于液態(L)。溫度下降到ABCD線時鋼液開始凝固,即從鋼液中生成δ鐵素體晶核并不斷長大,數量隨溫度下降不斷增多,當冷卻到HJB水平線溫度時,發生包晶轉變,即液態金屬加8鐵素體生成奧氏體,仍有少量液態金屬留下來,直到JE線溫度才全部轉變為固相。在NJESG包圍的區域內都是單一的奧氏體。溫度下降到GS線時(即A?溫度),由奧氏體中開始析出鐵素體,隨溫度下降而不斷長大,數量增多。當溫度下降到PSK線(即A?)時,剩下的奧氏體轉變為珠光體。從A溫度到室溫,在緩慢冷卻條件下,鋼的組織由珠光體+鐵素體組成。但是,在不平衡冷卻條件下,通過改變冷卻方式和冷卻速度,可以得到珠光體+鐵素體以外的其他組織類型,如馬氏體、貝氏體等。
圖中E點為鋼與生鐵成分分界點。S點為共析點。正對S點成分的鋼稱為共析鋼,其組織全部為珠光體。S點左邊的鋼稱為亞共析鋼,其組織為鐵素體十珠光體,離S點越遠鐵素體越多,珠光體越少。S點右邊的鋼稱為過共析鋼,其組織由珠光體+滲碳體組成,離S點越遠滲碳體越多。
根據含碳量和組織,在工業上將鐵碳合金分為三類:
1)工業純鐵w(C)>0.02%的鐵碳合金稱為工業純鐵,在工業中應用較少。
2)鋼w(C)從0.02%~2.06%之間的鐵碳合金稱為鋼。鋼是工業上應用最廣的金屬材料。根據鋼在相圖中的位置可以分為:
①亞共析鋼w(C)<0.8%;
②共析鋼 w(C)=0.8%;
③過共析鋼w(C)>0.8%。
3)鑄鐵w(C)在2.06%~6.67%之間的鐵碳合金。
鋼的狀態圖對于熱加工生產有著重要意義。例如,鋼液澆注溫度的選擇;鋼的鍛造、軋制加工的起始溫度和終了溫度的選擇:鋼的熱處理工藝制定,包括焊接件的焊后熱處理工藝選擇,以及研究鋼在焊接過程中焊縫及熱影響區組織和性能的變化等等,都是以鋼的狀態圖為基礎的。